如何看待问题,意味着用何种思维去分析问题
2022-09-20 中国汽车报 赵琼
《什么是社会学》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如果你已经读过社会学的相关著作,那么它会颠覆此前你对社会学的认知;如果你没有读过社会学的相关著作,那么它能迅速带你走进社会学。
“社会学的核心,在于它是一个独特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并且这一视角并不是近现代西方人的创造,而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赵鼎新用一句话指出了社会学的关键之处。
目前,诸多社会学入门书籍,开头必提涂尔干、马克思、韦伯等西方社会学家,并将社会学“包装”成一门由外国奠基而来的学科。显然,赵鼎新的这句话也撕开了社会学披上的“舶来品”外衣。
简练、精辟,这种难能可贵的语言优点,在赵鼎新的著作中是常态。他总能使用简练的话语说出引发读者深思的普遍现象。他提到,人类在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时,会采用两类最为基本的叙事形式: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事件序列叙事。
而历史学是一门以事件/时间序列叙事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学则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这句话不仅总结了社会学的特点,更指出了其与历史学的区别。试想,在工作中,如何描述事情、汇报工作、完成稿件等,用到的思维不正是上述所写的“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事件序列叙事”么。
书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中层理论”、“结构”、“机制”“正/负反馈机制”、“符号互动”等社会学词汇。不过,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些社会学词汇背后所代表的不过是一种视角,一种思维。社会学家的研究,几乎都来自对过去/现在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事例的研究。而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其实在无意之中都在用社会学思维分析问题。
作为学者,赵鼎新的锋利之处,还在于对一些现代社会现象鞭辟入里的批判。比如,“机会主义”、“搭便车理论”等。同时,他也会说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比如“生物是没有智力的,但是生物系统却都是有智力的;人是有智力的,但是人类社会却是没有智力的”。
社交媒体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包围。在这个时代,不缺少信息,也不缺少观点。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用自己的视角和思维看待各种事件和观点,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被网络节奏带着走。
不过,我们对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感兴趣以及怎么理解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原有的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兴趣和视角。无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社会学的思维与我们如影随形。如果说,社会学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多问“为什么”,那么《什么是社会学》这本书要传递的就是“如何回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