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强国复兴有我"专题> "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

心有留白花自开

2022-09-23  中国能源报  朱学蕊

这是一本电力行业普通职工的著作,读这本书,或许先识作者这个人比较好。

记得是2017年的春天,新昌大哥从岳阳调回长沙工作后不久,邀我去沅水流域的水电站和移民新村看看。4月的湘西南,乍暖还寒,细雨蒙蒙,赶往洪江市托口水电站的路上,一行人饥肠辘辘,决定趁着夜幕,在乡间路边的农家饭馆解决晚餐。

看似不起眼的小饭馆,一头钻进去,竟别有洞天:七八张桌子,桌桌坐满,食客们围挤在后厨选菜,带着泥巴的时蔬、挂满整面墙的腊味、红辣椒青蒜苗,土得掉渣却鲜得生动。“来份腊猪脸,还有红苋菜……”大哥眼疾手快,挤进人堆,三下五除二挑好了食材。

那顿饭,混在一屋子湘西老乡中间,不光吃得爽,更有一种从水泥墩子里穿越到世外桃源的欢喜。一阵风卷残云,只剩半碟猪脸肉,大哥一阵摇头,眉间一笑:“这个打包带走,回去下酒,绝美!”我调侃他:“喝酒啖肉,是个真‘吃货’!” 

“吃货”这个词,用在这位大哥身上,纯属点赞,因为他热爱生活、喜欢琢磨、陶醉美好,总能自得其乐,要不然怎么能写出《窗明几净待花开》这样诗意的书来?

这本书收录了他几年间发表的数百篇文章,没有无病之呻吟,也没有一篇絮絮叨叨的强说愁。书中四个部分,写物记事、睹物思人、借物抒情、忆物言志,遣词造句、细枝末节里处处透着活气儿,处处藏着人气儿,好像那片芭蕉叶你也见过,那株栀子花你也闻过,那秋草声你也听到过,那壶酒你也微醺过,那青青的麦野你也触碰过,那样的暮色你也沉浸陶醉过……可惜,你体会过的,都转瞬即逝了,没他这般有心。

窗明、几净、待花开,眼前仿佛一介布衣书生,轻摇纸扇,低头品茗,画面娴静平和。我想,只有心头敞亮、温暖的人,才能生出有这样的心境,并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吧。比如,你开一盏灯,四周无声时细细品读,就会发现,那书里,有老一辈人的智慧,有中年人的静气豁达,有孩童的天真烂漫,也有陌生人的平常温暖;那书里,既有邵阳隆回的乡间泥土和童年迁逝的忧伤,也有长沙市井街巷的烟火和把酒言欢的酣畅;那书里,有洞察四季流年变换的心事,亦有体味人情冷暖的自觉;那书里,有枝叶关情的惦念,还有安然纯善、坚韧持久的人生表达……闭目回想,那些文字记录的,应是遍地的有情物,以及满目的嘉年华。

日常的话语、稀松平常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蕴藏着人生的美好和简单的道理。那晚,我读到“老翁披着一袭晨光回来,肩膀上,落着月亮的影子”时,想起了我的祖父,想起黄河边柔和的月光洒满河面,感慨时光匆匆,月影常在但斯人已逝,不禁泪目。读到“人生也需要醒一会儿,停下来,拍打拍打身上的毛病,关照关照自己的内心,看清前面的路,再走”时,感叹也曾有人在我耳边这样轻声叮咛,那是关于快与慢、停与顿、物与我,相依共生、此消彼长的朴素人生观。

中年人的生活,奔波忙碌、偶尔烦躁,作者能把自己沉进每个转瞬即逝的当下,并看到欢喜,实在难得;他能抛下各种折腾带来的烦恼,尽力为精神世界留出空白,并填写美好,真是可贵。他和他的文字,于我,有共鸣有共情,有启发有鼓励。再看看身边,人人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年轻人佛系不羁,中年人慌乱焦虑,写字楼、格子间里,若能读一读《窗明几净待花开》,观照当下的自己,观照流年光阴,为心留白,静待花开。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