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强国复兴有我"专题> "强国复兴有我"征文活动

开火车

2022-09-26  中国城市报  王楠

在我老家湖南省衡阳市,有一个由铁路单位、住宅组建成的地区——苗圃街道。儿时,我就住在街道后一座紧挨铁轨的破旧平房。

对于80年代末的铁路子弟而言,铁轨的那一头是期望,更是禁区。“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是老一辈铁路人鼓励后代接班时常说的话,但话音一转,又是各种叮嘱,小孩绝对不可以到铁轨上去!

一天,有位大点的孩子得意洋洋地告诉小伙伴们,不远处的货场边,每晚都有一台废旧轨道车停在那,他曾偷偷爬上去当了一回“司机”。我听着心里痒痒的,既畏惧长辈的警告,又向往开火车的感受。

终于,好奇战胜了恐惧,父亲回车站值夜班的那晚,我偷偷溜出家门、翻过道口,踩着铁路一侧的草地和碎石边走边寻。

漆黑的铁路线上,不时亮起几道射灯、响起几声汽笛,那是铁路工人正从事机车整修和车组调度作业。

月光下的枕木,每一根似乎都活了起来,与草混杂起来的影子随风摆动。“轨道车就在不远处。”我一边想一边低头注意着脚下。此时,一台机车从货场站台边悄无声息地缓慢驶来……

“小心!你不要命了!”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一双大手把我从铁轨上拽下,他喘着气大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

救下我的是刚下夜班的火车司机老杨,护送我回家后他还补了一句:“不要再跑铁轨上来,如果喜欢火车,就找个高处坐稳了慢慢看。”

于是,整个童年,除了“捉迷藏、推铁箍、掏鸟蛋”外,我还多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坐在自家平房顶上数火车。有时,缓慢经过的火车里,我能看到老杨在驾驶舱内神气的掰弄各种操作杆,打出帅气的行车手势。我总会拼命喊上两声,满心都是羡慕和向往。老杨转过头,冲我挥了挥手,笑着点点头。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火车司机!”每当躺在床上,我就把这个心愿从心底翻出来,在火车驶过“哐哧哐哧”的催眠曲中,深深进入梦乡。

几年后,父亲工作调动,我也跟随开启了漫长的异地生活。跨市就读大学那段时光,火车“买不着票、正不了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旅程中,我爬过车窗、站过走道、抢过边座,由于怕屁股一抬,边座就被别人占领,我经常十几个小时不敢上厕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火车在我心中的魅力逐渐消失,老杨和开火车的梦想也随之远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市如同其他城市一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绿地花园遍布街道。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也被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动车组取而代之,铁路里程由2012年的97625公里突破到2021年的1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虽然没有开上火车,但我成为中央媒体的一名记者。如今,铁路部门随订随行的购票机制、整洁舒适的过道座椅、高速平稳的乘坐体验,使我前往大江南北开展采访工作时,多选择火车出行。

有时,火车经过乡村、山河、森林,再到城市后,车窗如同放映机,播放着祖国多年来的变化。深深展现了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告示人们,“买票难、出行难”已成为历史。

时光如梭,再返乡已是2022年夏季,采访完湘桂铁路衡阳城区段改线工程后,一位机车驾驶舱内的司机在我目光处挥了挥手,形态如同老杨,思绪一下把我带回到几十年前的平房那儿。

几经周转,我来到苗圃街道的旧宅处。寻找老杨的踪迹并不难,很多人都知道他。“杨师傅啊,退休后他经常在铁路道口那待着。”小卖部的老板热情为我指路。

看到老杨时,他就坐在铁轨外大树下的一张藤椅上。出乎意料的是,老杨一眼就认出我,“好小子,多少年没见,都这么大个了!”他颇为感慨。

和老杨聊了许久,依稀记得分离时,他把珍藏多年的铁路大盖帽给我戴上,指着月光下如银龙般的铁轨和远方灯火阑珊的城市若有所思:“你看,铁路发展多快、祖国变化多大。年轻人要努力,只要心中有信仰,在哪个行业都能成为‘开火车’的人。”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