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强国复兴有我"专题> 观看红色演出 传承红色基因

听红色经典 感悟先辈初心

2022-09-26  中国城市报  能汽集团第四支部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无论何时何地怎样响起,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感受到那从血脉中迸发出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9月4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城市报党支部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当日19:00,支部党员在北京音乐厅门口集合共同步入音乐厅,观看《红色传承》——“黄河大合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的日子里共同感悟那激荡岁月的民族精神。

音乐会上半场以我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序曲《红旗颂》拉开帷幕。接着是《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五首乐曲。

毛泽东诗词的大气磅礴,吕其明、田丰、沈亚威谱曲的慷慨激昂,对于中国城市报党支部的大多数党员来说,这些诗词并不陌生,但是配上激昂的乐曲,内心的感悟又多了几分。经过党史教育的党员们已经能清楚地了解到,这五首交响乐对应着党的成立、井冈山时期、长征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些时代的经典之作传承着红色基因,是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在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中,一步步把人们拉入了那个奋发图强的岁月。“伴随着乐章,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个个精神谱系仿佛在音乐厅内回荡。”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正是有着对音乐中所宣扬的精神产生的共鸣,党员同志们仿佛回到了那伟大的历史时期,感受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精神谱系。

聆听过程中,作为共产党人,无一不被上半场的演出所折服,无一不被几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魅力所吸引,下半场的黄河大合唱又将同志们的热情推向了新的高度。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在饱含深情地朗诵中,音乐会下半场的重头戏《黄河大合唱》徐徐展开。

1939年4月《黄河大合唱》首演后,这部作品在几代人中不断地被演唱。作为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反映全民族抗日救亡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词曲珠联璧合,将文学美和音乐美融合得天衣无缝,让不同时代的人们百听不厌,常听常新。

作为红色艺术的经典之作,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饱满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章连成一个整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黄河大合唱》用“黄河的咆哮”代表民族的抗争、怒吼,引起当时全中国人的共鸣,今天也同样引发了中国城市报党支部党员们的共鸣,很多同志都留下了饱含深情的热泪。

《保卫黄河》作为大众喜爱并传唱度极高的合唱作品, 也是《黄河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篇章,合唱队的全体人员用发自肺腑的歌声,表现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战斗力量!尤其是,在返场时,台上艺术家和台下观众再次共同合唱《保卫黄河》也将整个音乐会推向了新的高潮。

记录历史的除了文字,还有音乐。本次党日活动对每一名党员来说,都是一场获益终生的党史教育。中国城市报党支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了党日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和传承红色经典的有机结合,是一次心灵震撼之行,一次灵魂洗礼之行,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思想熏陶和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了对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13016938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241号

汽车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